荔枝椿象:
荔枝椿象危害無患子科植物,例如荔枝、龍眼,其刺吸植物枝梢、花穗,造成落花、落果,為有效防治、控管荔枝椿象族群,縣府農業處於113年1月24日會同防檢署、農試所、台中改良場、中興大學、社頭鄉農會、養蜂協會進行現勘,會後訂定中彰投雲地區化學共同防治期程為113年2月5日至3月8日,並由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對外正式公告。
經縣府農業處監測發現,本縣八卦山沿線鄉鎮市山區的荔枝椿象成蟲目前雖呈現休眠狀態,但隨著天氣逐漸回暖,推測農曆年過後會陸續甦醒進入活躍期,此時期為荔枝椿象的繁殖期,也是極為重要的防治期,因荔枝椿象越冬後對化學農藥耐受性較低,故農業處呼籲種植荔枝、龍眼的農友,一定要把握防治時機,可持土地登記謄本至農會免費領取『賽洛寧』,約7天噴施一次荔枝、龍眼(葉面、葉背及嫩梢),以聯合共同防治方式來降低荔枝椿象的成蟲密度,但同時也呼籲農友,荔枝、龍眼為蜜蜂重要之蜜源植物,應注意開花前10日停止施用藥劑,避免影響蜜蜂採蜜及授粉。
小黑蚊:
依據國科會歷年委託研究成果顯示,小黑蚊為臺灣本土原生物種,為環境生態鏈一環,噴藥殺蟲不易滅絕,建議最佳防治策略為民眾做好自我防護,並以加強教育訓練及宣導為推動重點。
自我防護五要訣(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)建議如下:
一、人
(一)外出穿鞋襪長袖褲:小黑蚊除了體型小,約 1-2 mm,吸血的口器更是短,僅 0.2 mm,因此一般衣褲布料的厚度,即可阻擋小黑蚊口器穿透吸血。
(二)小黑蚊習性低飛,飛行高度約1公尺,因此成人被叮咬的部位多位於小腿、手肘、手臂等,而孩童的皮膚裸露處,則皆需加以注意。
(三)戶外活動時保持移動:人在行進間不會被小黑蚊叮咬,因此前往小黑蚊高密度地區時,讓身體持續處於移動的狀態 (如走路),避免停下休息、佇足聊天,可降低被小黑蚊叮咬的機會。
二、事-裝設細密紗門紗窗
小黑蚊體型小,於居家裝設 55 目以上紗門、紗窗,或在設施周圍裝設 1 公尺高、55 目以上的紗網,即可有效阻擋小黑蚊。
三、時-溫、濕度是關鍵
(一)小黑蚊全年發生,適合的溫度為18℃~32℃,太冷、太熱或風太大,都會降低小黑蚊的活動。
(二)一年中,又以春雨過後到秋季末最為嚴重,冬天相對較少發生。
(三)高峰時段:小黑蚊在白天時段均有可能吸血,尤其以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三點是小黑蚊吸血的高峰期,應儘量避免外出。
四、地-避免去高密度地區
(一)幼蟲孳生場所最可能是成蟲發生的熱點。小黑蚊活動區域侷限於棲息地附近數十公尺範圍。小黑蚊在危害地區呈局部發生。成蟲通常隱匿於地表裂隙、落葉、枯枝下方。
(二)小黑蚊不會主動搜尋人類,平時隱匿於棲地,待有人靠近,感應到人類氣味,才會起飛前往吸血。通常是 "人過去給小黑蚊叮"。
五、物-補擦防蚊液不離身
(一)由於防蚊液有其時效性,外出塗抹或噴灑防蚊 (乳) 液時,應每隔一段時間便進行補擦,才能有效防止小黑蚊的叮咬。
(二)防蚊液遮蔽體表誘引物質:人體呼吸所排放的二氧化碳、體溫或體表所散發的特殊氣味,對小黑蚊具吸引力。因此,使用防蚊液可遮蔽人體所散發的誘引物質。
(三)防蚊液具忌避效果:防蚊液含有具忌避效果的成分,如: DEET (敵避),可有效驅離小黑蚊。